贴心完善,保障您购买无忧~
作者:陈红玉(北京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良渚文化展区通过裸眼3D设计装置,使古老玉琮在灯光和地屏的呼应结合下,呈现全新面貌;“大运河元宇宙空间”采用AI数字建模技术,高精度复刻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点段,打造大运河虚拟平行空间;观众戴上VR眼镜即可进入宋代名画《听琴图》,以第三人称或画中人物的视角,深度感知松下抚琴赏曲的意境近日举行的第四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聚焦数字文化新成果,展示文化生活新内容,呈现文化产业新气象新面貌,折射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力。
文化产业是推动经济体系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推动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围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一系列部署和安排,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层次地融合发展”等,为咱们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
新时代以来,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取得显著的发展成就,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10余年来,我国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逐渐完备,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不断推进,新兴业态带动作用逐渐增强,城镇和乡村居民文化消费提质升级,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慢慢地加强。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营业收入超16万亿元,文化新业态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产业体系一直在优化。高质量的文化供给,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科技赋能,文化数字化推动文化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近年来,数字技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文化成为数字技术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赋能下,文化数字化持续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带给人们全新的文化体验。2022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就加快数字技术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应用作出重要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白准确地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将助力文化表达方式创新,加快推进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培育涵盖IP文创、文旅融合、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真正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文化消费新升级。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层次地融合,形成共促文化繁荣的强大合力。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开辟文化和旅游工作新格局,是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重要的文化战略决策。《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的建设,为逐步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了非消极作用。当前,红色旅游、旅游演艺等蒸蒸日上,大运河、长江、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稳步推进,文化和旅游在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上取得显著进展,均体现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近年来,文旅部推出多批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挖掘乡村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和农业资源,鼓励开发适应现代生活的乡村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用旅游带动文化传播,把更多文化内容和体验融入旅游线路,才能更好满足大家对旅游休闲和文化消费的新需求。
推动文化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从始至终坚持服务人民的导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的统一,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新期待,以精品奉献人民、以明德引领风尚。从各地博物馆积极探索在线“云看展”“云直播”等文博新场景,到文化馆、艺术馆开启线上培训新模式,多样化的文化体验成为文化生活新方式。推动文化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需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